目前分類:● 龐畢度藏展中心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世外桃源〉展­—兒童不宜,熟女最愛? (7)      2009.07.07

策展人選用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這幅畫來裝飾展場入口,其實並非只是用來裝飾或佈置展場用的,他一方面當然是善用法國古典畫派大師的經典代表作來為這個〈世外桃源〉主題展的一種承先啟後的隱喻。此畫中的墓碑上的碑文『牧羊人,如你們一樣,我曾來到〈阿卡迪亞〉這溫柔的鄉土;如你們一樣,也體驗過幸福的生活;而如我一樣,你們也終將死去!』。其實在展場的入口的流蘇上所投射出來的此畫,策展人的確有著他極深的涵意。我們未嘗不能把流蘇當成墓碑,任何人步入展場亦即邁入一個人世的情境〈世外桃源〉的境地。而這正是策展人要向所有賞畫人展現的訊息與詮釋! 生之喜悅,死亡的無奈與必然;每個人的人生不就是經歷著黃金年代、理想國、再現夢鄉、還有豐盈,虛幻、享樂、合諧、夜,還有〈草地的午餐〉這樣連串的事件與遭遇和體驗! 此時策展人像個牧羊人,對觀畫者指陳上述這些的人間事;而觀賞者亦猶如現場展出的綿羊,或是那14隻的無頭綿羊,我們該是接受生命的擺佈? 或是自己去策劃、佈置、去解讀自己人生的各色各樣的訊息呢?

那些年的繪本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賞圖錄專輯的小瑕疵(6)                     2009.07.07

 

那些年的繪本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借題策展的創意風險—(5)

 

那些年的繪本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萬參觀人次挑戰大(4)                      2009.07.01

聽說這個展主辦單位設定參展目標人數為20萬人次,也就是期待約百分之五的台北市民或百分之四的大台北地區的民眾會來觀賞。如果616新聞報導才首度破十萬人次,在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展期內希望能另有十萬人次去參觀,似乎有些困難。當然,台灣參觀美展的民眾是否會等暑假較有空再去看或要等到最後幾天才匆匆忙忙去應急一下,也是常情。所以最後的一、二週是否會擠爆就不可得知,果真如此,則20萬人次參觀的目標就可順利達成。

那些年的繪本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世外桃源〉在哪裡? (1)    2009. 06

現今正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以〈世外桃源〉為主題的展覽是否會引起一般台北市民眾或所有台灣的民眾注意呢? 他、她們是否會有「興趣」或「慾望」去參觀這個展覽呢? 歷史上,中國人對世外桃源(或桃花源)是既陌生又遙不可及的。因為史實記載都是些因朝代傾軋、戰亂仍頻、民生窮困的史料,只有晉朝的陶淵明曾寫了一篇大家在教科書上讀過的「桃花源記」。其他就甚少人提及或想到,更不用說想親自去探訪或尋求什麼「桃花源」或「世外桃源」的。雖說西方宗教中有伊甸園,中國道教有「仙境」,佛家也有〈西方極樂世界〉,但這些似乎都不在人世間;所以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根本不敢奢想或「問津」什麼「世外桃源」的吧! 但換個角度想想,這是否表示我們太過現實或根本缺乏想像力! 所以才從來未曾想像或試圖用文字、詩篇、歌謠甚至用繪圖來表達自己對世外桃源的想望呢? 總之,中國人或臺灣人到底是從未曾有過對〈世外桃源〉的期望;或雖曾有過如此的期許,卻被人們給遺忘失落呢?如果我們真的欠缺世外桃源的想像,那就不妨去看看西方人對世外桃源的描繪與刻畫吧!

那些年的繪本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